close

 DSC01423.JPG  

 不到長城非好漢,可惜抵達長城以後真心覺得我不是好漢也沒關係...

這路非常考驗人體耐力與一雙好走的鞋子!

可憐作者除了有雙好鞋不愛運動外體能實在不能看...

 

 出發之前蒐集了許多資料,距離北京最近的為八達嶺長城,

許多旅行團或當地的旅行社都會安排同一天走八達嶺+明十三陵的行程,

畢竟八達嶺長城的好漢坡上上有毛主席當年攻頂後的石碑:不到長城非好漢

秉持著名人加持的光環,除了當地人也造就旅行社的商機,

但作為自助旅行的我們自然是希望可以拍到沒有人,充滿肅穆莊嚴感的歷史長城,

雖然交通相對下不便很多,還是決定了轉往觀光客較少的慕田峪長城,

雖然說是人比較少,但只是比起亞洲面孔...多了非常多西方人面孔,

如果要前往慕田峪玉長城,建議還是一大早八九點抵達比較好,

一來太陽不會太大走起來算舒適,二來人潮也比較少,

因為當我們離開的時候,山下的停車場與人行道完全被遊客淹沒...

可想而知登上長城後看到的景象...大家應該都不想登上長城後拍到一串又一串的人潮巴,

所以乖,早點出門!

 

DSC01396.JPG

 在長城的山腳下, 停車場的旁邊是一早正在準備的當地攤販,

連當地人都正開始做準備就知道我們有多早到了巴~

趁著一早體力正好這區沒有多停留,直奔往長城的纜車前進.

DSC01402.JPG

漏掉了纜車售票亭的這一區,這已經購買票卷進入纜車搭乘區,

強烈建議體力沒有自信或是下午還行程的旅客們搭乘纜車上去,

這為了更長遠的道路著想.

DSC01404.JPG

其實纜車就和台灣貓空纜車一樣,距離不長大約十多分鐘就到達了,

短短的時間裡可以觀賞一下側看長城的景色.

DSC01412.JPG  

現實是除去觀光客,更勤奮的當地的學生們,

這些學生們各個汗流浹背的休息或是用餐,

完全就是已經成功登頂休息的寫照,而我們正要開始.

IMG_4354.JPG

走在長城上的心情很難以言喻,

說不出的興奮與感受,

這裡是史書中外患侵犯天朝時最前線的守備,

遙久的流傳至今,歷史已轉過千迴,

從長城眺望過去的鸞山深谷,如今平和鳥玉花香,

我難以想像石器時代的前人們如何攻孥,

當長城上的士兵們如何捍衛,這些無從得知,

但在相同的位置前年後,依舊令人肅然起敬.

 

IMG_4359.JPG

 捕捉到原始長城的畫面,這次的旅行真的值得了!

長城沿著山壁鑿蓋,登頂是忽上忽下的路程,

能以人工開鑿出這樣一段的軍事防禦,

古人的智慧非現在可以比擬,

同時也讓人不免聯想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可能性...

IMG_4365.JPG

 長城上的小洞...這個位置很尷尬,

真摸不透用意為何...

想來中國北方人身材高大,這身高怎麼算也不符合...

IMG_4382.JPG

 慕田峪最陡的一段路程,上去除了體力還需要勇氣...

從高處回眺的畫面足夠讓人腿軟,

所以幾忽是手腳並用爬到一半喘息休的我們,

在看到高處眺望的美景或斷然決定可以結束了...

這高度不是開玩笑,上去要手腳並用,

下來更不用說...坡度非常陡,

真的要用走的下來平衡感得非常之好,

不然一個跟抖下來不是鬧著玩的...

想來當地人是早已習慣這個坡度,

樂得看觀光客人匍匐上去又下來的狼狽畫面...

IMG_4395.JPG

 延山而建的一座又一座烽火,

為大自然的壯麗讚嘆,

也為長城這個巨作的建立唏噓.

IMG_4402.JPG

網路有蠻多背包客們會來個大字鋪在長城的合照,

來到慕田峪長城真的可以試試看,

畢竟這裡人少不要太介意地面狀況,

想必外國觀光客們應該也樂於拍照(笑) 

IMG_4405.JPG

 圖片的左上角山上其實刻著幾個字,

類似於毛主席的字眼...

其實相當程度的破壞了整體的美感.

好了,準備離開慕田峪長城了,

不知不覺這樣也來到十一點多,

出發前往下個目的地囉~ 

   


 

IMG_4412.JPG

 第二站是明十三陵的定陵博物館,

不過家長們覺得這邊為陵墓太陰...照片有限了.

IMG_4413.JPG

 我們所到的每個景點幾乎都立有這個銅色牌坊,

上面寫著景點列屬為國家第幾級的保護文物.

IMG_4414.JPG

 進入陵墓前要穿越一片的松樹,

如果不是白天來觀光客又多,

的確很有家長們覺得很陰的錯覺.

IMG_4416.JPG

 當年的皇帝大行時走過的步道,

有些忌諱的老人家不太從這個漢白玉石檯走過,

而是從側邊繞過去.

IMG_4424.JPG

 從入口到進入墓陵有一小段路,

墓陵的墓口也不似以為的在正門,

而是繞到墓陵的後面往下好幾層樓,

才能進入墓陵,由於是地下好幾層,

進入馬上感受到一股冰冷的感覺,

有家長的耳提面命與忌諱,

墓陵的內容讓大家有機會到北京親身體驗巴~

IMG_4427.JPG

紅色杯後面的小黑圓拱是墓陵的出口,

這是一塊皇帝的碑,上面寫著"明宗顯皇帝之陵",

墓陵內的明器與棺木等已全數搬離了,

剩下只有依照原情境擺放的大箱子說明作用,

生前號令天下的皇帝,往生後也如煙而逝,

雖然一探古代帝王墓陵很興奮,

卻又不免有個小小的聲音抗議著打擾了過往英靈的睡眠,

這過於矛盾了,別太深究了. 

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per 的頭像
    Paper

    PAPER

    Pa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